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2018年 3月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强调
讲习嘉宾
李正宏 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记者:乡村,千百年来是人们耕读渔猎、繁衍生息的诗意栖居地,也是承载乡土中国精神原乡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为什么说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李正宏:我们要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高度,从农业农村农民对自然严重依赖的客观规律的深度,从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情况这三个维度来理解生态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战略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是一种质的提升。“生态宜居”四个字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农业是对自然界依赖程度最高的产业。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数量基本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对日照、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也相当高。从农业产出的质量来看,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状况,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影响着食品安全。从绿水青山到沃野千里,从清新空气到适宜气候,这些都不仅是农业,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物质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相当突出。一方面,农村自然资源日益收紧,湖泊数量大幅度减少,森林面积不断萎缩;另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全面扼制。向湖泊湿地要地、要钱的情况时有发生,开山毁林的现象还较普遍,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还比较严重,农村水体质量还令人担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措施力度不够,农村生态工程的效果还不明显,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和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高度统一又分工协同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湖北是农业大省,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李正宏:“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三者之间是高度统一的,统一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总目标之中。生态良好,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安居乐业,才构成农村现代化的完整图画,这样的农村现代化才是完整的现代化,才是可持续的现代化。“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三者高度统一于绿色发展理念之中。绿水青山就是乡村的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是既要保住绿水青山,又要获得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农村产业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农民安居乐业的根本支撑。“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三者之间又是分工协同的。“农村美”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的品质,传承农村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平台,让人们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业强”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乡村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强化支柱,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农民富”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安居乐业,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美化家园的积极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因地而异
记者:生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在这一点上,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湖北农村的发展实际,我们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李正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始终把这一工作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践启示我们:一方面,整洁、卫生、环保、美丽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共同需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不是脏乱差的理由,必须瞄准目标,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民俗、发展水平等差异,决定了农村环境整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因地而异。进度可以有差异,但生态宜居的目标一定要达到;美化工程的标准可以有高低,生态环保的标准一点也不能降低。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贴近湖北实情,探索湖北特色。要全面推进,打造完整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绿色生产,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养护,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保护资金。要突出湖北特色,提升乡村生态振兴效果:根据湖北省情及省内各地的具体情况,不生搬硬套地照抄外省的经验,不搞千村一面、一哄而上。如保康县尧治河村探索出“一看路、二看住、三看水、四看树、五看产业、六看富”的六看标准,为湖北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树立了一个典范;湖北的河湖长制取得了良好效果,被全国推广,仍然要坚持和完善。与此同时,作为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我们还要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顺应、利用自然的智慧,在乡村生产生活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打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不留堵点,实现“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良好的农村生态为基础,大力推进“三乡工程”,大量吸引城市的人、财、物流入农业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村工商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旅游强县、强镇、强村的建设。探索、总结和推广新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如,黄陂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五主模式”、利川市的避暑休闲经济发展模式、潜江等地的“稻虾共作”“稻鳖共作”模式等,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