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根本在产业;产业发展快,要靠支部带。
今年以来,石阡县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积极推行“五步工作法”,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深化基层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加强作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创新引领模式“火车头”动力强
近日,石阡县坪地场乡毛家营村黄花菜进入成熟采摘期,淡黄色的黄花菜给夏日里的乡村增添了一抹清新,也给村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每天能够收生黄花1500斤,预计今年能收生黄花菜5万斤,加工干黄花5000斤,收入达到30万元。”毛家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石刚说。去年,该村成立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把美丽的黄花做成了致富的产业。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村支“两委”领办,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依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动,该村先后发展500亩黄花菜,目前已有300亩投产。
基础党建是推动农村发展的“火车头”,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按照“一村一社,村社合一”的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思路,积极推行“村支‘两委’+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实现10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贫困户联结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00%的贫困户有稳定增收门路的“四个100%”目标。
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村社合作机制等平台载体,加强基层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引导,构建和谐的新型村企、村社关系,推进村社融合、村社合一。
据介绍,目前石阡全县302个村推行村级党组织与村集体专业合作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规范成立了302个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中的新“引擎”,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基础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选优配强“领头羊”筑牢战斗堡垒
“养蜂的门道多得很,得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发现生病要及时用药,用哪样药,用好多,这些都有讲究……”说起养蜂,石阡县甘溪乡铺溪村的赵继军侃侃而谈。
赵继军是村里的养蜂能手,多年来积累很多经验,有很多“土办法”。2012年,他开始养殖30箱蜜蜂,当年收里食用菌专班的负责人。王礼政带领的食用菌专班一年能收入五六十万元。入1.6万元。赵继军毫无保留地传授养蜂经验,让10多户群众通过养蜂致富。
“这样有闯劲又乐于助人的能人,就是我们应该重点培养的对象。”铺溪村第一书记景波说,我们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同时也将党员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
去年王礼政当选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后,便被村支"两委"派往广东、铜仁等地进行食用菌种植培训,现在是村 今年以来,该县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在致富带头人、返乡发展的能人中发展党员,加强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培训力度,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着力提升支部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石阡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伊始,从县乡机关中选派近2000名干部到300多个村、2468个村民组全脱产驻村包组,与贫困户同吃同住,蹲点开展帮扶工作,进一步筑牢基础党建战斗堡垒。
转观念改作风干群合力攻坚
今年,石阡县汤山街道北塔村李子大丰收。龙井组村民罗洪莲家种有两亩李子,但相继半个月才卖出1000多斤,树上仍有很多待售。
北塔村还有很多像罗洪莲家这样的情况。帮扶干部主动与村支"两委"一起帮群众想办法,用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发起爱心销售活动。
得知这一消息,帮扶单位石阡县文联也迅速组织干部进村帮助村民对接销售渠道,并帮忙采摘、包装和发货。短短4天就销售4000多斤,果农终于松了口气,口中不断称赞这一群"卖李干部"。
夯实基层党建,党员干部必须要转变观念和作风。石阡不断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发展新模式,引导基层党组织从乡村"管理者"变为乡村"经营者",让党员干部从"指挥官"变为"冲锋队"。
"现在党支部就是产业发展中的'指挥部',党员干部就是抓产业的'先锋队',一心一意围绕发展奋斗。"石阡县本庄镇凉山村支书李文安说。
这几年,凉山村在李文安的带领下,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发展产业,突破重重困境,集体经济越做越大,目前集体资产超过1500万元,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
在石阡,龙塘镇大屯村、本庄镇岩门村、龙井乡猫寨村等,都纷纷在强有力的支部引领下,通过推行村社合一、村企合作等形式,让村集体与产业、贫困户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中获利增收。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