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一个微信群改变一个村

时间:2018-06-2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今日中国

  

  桃花盛开的尼中村

  五月正值毛桃移栽节,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这个季节尼中村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沿路两公里多的通村公路旁,村民们正在村主任尼玛的带领下种植桃树新苗,这已经是两年来的第二次下苗了,对于四川甘孜州得荣县徐龙乡尼中村的村民来说,这些弱不禁风的桃苗,不仅是大家致富增收的主要依靠,更是他们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礼物,而这些,却都始于一个微信群。

  一次培训两个收获

  “要是不去那次培训,我可能永远都不晓得原来乡村旅游还可以这样做。”正蹲在路边夯实新苗土坑的尼玛回想起那次培训,不由得感叹道。

  故事要从2016年的一次培训开始说起,时任徐龙乡尼中村村主任的尼玛被指派与得荣县其他村的村主任一起,到香格里拉参加县委组织的乡村旅游考察,当时,第一次走出大山的他,被繁花似锦、游客接踵的云南旅游弄了个眼花缭乱,一路昏着脑袋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走遍了香格里拉各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为期几天的学习,就像是给一块容量不多的电池充满了“高压电”。培训不仅教会了他乡村旅游是什么,同行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通知,还教会了他一个叫“微信群”的东西,从那会儿起,村里不识字的都开始玩微信语音,他就带头建了一个群,名叫“尼中村”。

  尼玛主任告诉记者,培训结束后,他对乡村旅游有了新的认识,回村他就开始琢磨着怎样发展尼中村的乡村旅游。土生土长的他,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运用起在培训中学到的大数据分析,土地、水源、气候、交通、地理位置,黝黑的他用微信群“吼”着同样黝黑的村民,走遍了黄黑色的土地,看着这片“黑”,他费尽心声、绞尽脑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培训里听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突然响起,“虽然不是很懂,但好像就是说种树能挣钱。”尼玛主任谈到这,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心改变这亘古以来的颜色,种树,对!种树。

  

  村主任正在种植毛桃苗

  

  村民们试种成功的毛桃树

  微信群里看桃花

  “第一次种树,我带着村民们开始在村里种核桃,但存活率不高,后来看到附近村里来了收桃仁的,我就想到可以种桃树,花好看,也能卖钱。”2017年底,适逢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村上来了乡镇的宣讲员,“他们一直说中央要搞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州上的也在搞旅游,好像县上的也有搞旅游的,我就也想搞了。”

  2018年5月的徐龙乡尼中村,处处姹紫嫣红,艳丽的桃花点缀着这个离县城85公里的深山小乡,村主任时时关注着央视经济频道,其中关于桃花旅游最为吸引尼玛主任,一旦发现关于桃花旅游的报道,他情不自禁地就在微信群里呼吁群众收看,并拍摄电视里的美景画面,熟练的打开“尼中村”微信群,分享给大家共赏,要求大家每次发现桃花美景时拍摄发至群里,也发到其他人手里。

  打造“桃花村”谈何容易,“旅游要有文化内涵,这是培训老师告诉我的。”他又开始引导村民保存古老的生活用具和文化产物,只要有点历史的,都保护了起来。计划在村里设立文化遗产馆。

  为了能让今后来旅游的人们一进村就能看见桃花,他在微信群里不断地做动员工作,鼓励带领大家一起打造“桃花道”,就在记者遇见尼玛主任的地方,也就是刚进入尼中村的村道旁,村民们沿着公路种植了2000多株毛桃,并沿着公路护栏安装了1000多个自来水龙头。

  

  尼玛主任在微信群动员群众

  停不下来的微信提示声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尼中村村民从去年起就开始种植桃树,先是在村里自建的种植基地营养带上种植幼苗,然后迁种到地里,去年试种的400多株毛桃,存活率达到了98%以上。于是在今年年初,尼中村八大组织先后召开3次会议,商议沿着公路种植毛桃、引水和育苗等事宜,并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动员群众。

  起初,村民们并不是完全的支持和理解。那时起,他作为尼中村转变思想的“第一人”,带着村两委班子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讲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从县委提出的“一个引领、两个基础、三大产业、做精县城、建美乡村”的理念,讲到绿色生态带给子孙后代的千秋福祉。他们始终细致耐心的一一入户做思想工作。

  “我告诉他们,绿化环境、美化家园是留给子孙的最好福祉,同时毛桃不仅可以食用、饲养,桃仁还有经济价值,每年都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去年,我们村里以85元/公斤的价格卖了桃仁,多的人家可以卖到5000元,少的也能卖到二千多元钱呢。我还告诉村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打造“桃花村”的品牌,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这样才是长久的致富道路。”那段时间,也只有一刻不停地微信消息提示声能见证他的坚持。最终,村两委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4月25日,尼中村正式启动实施引水工作,将3公里外的水源引到了村口、修建蓄水池,村民们沿着公路的护栏架起了钢管,并在管道每6米处设立一个水龙头,以“一龙头一窝树”的方式,实现2.8公里的进村路桃树种植全覆盖,组织村干部、农村党员以及群众投工投劳,于5月13日完成了引水工作和部分毛桃苗的种植工作。

  

  村民们正在架设水管

  为子孙后代留下的财富

  据了解,得荣县徐龙乡尼中村属非贫困村,县里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较少,打造“桃花村”项目是村民自发组织实施的。他们没有拿到项目,没钱采购材料,更是请不起工人,尼中村以村干部筹资购买材料、群众投工投劳搞建设的方式完成了打造“桃花村”的前期工作。

  据悉,该村还计划明年在通村公路另一边建设绿化工程,并在入村道口建立旅游大门。村民次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最初对村委会的想法是完全的不理解,一是村里没钱搞这项建设,而且要求我们要投工投劳。如果我们出去打工,十多天能挣两三千元,大家都不愿意,但是后来尼玛主任他们天天在微信群里面“吼”,这好那好,大家慢慢也都明白了村两委也是为了大家好,不管以后能否成功打造‘桃花村’,祖祖辈辈都要在这里生活,我不觉得啥子。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如果又能过得好,又能把钱挣了,还能留给儿女一份绿色的财富,那就真的是‘呀布热!’”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