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不要烧,回收利用变成宝。”麦收时节,年近七旬的耿德堂闲不住,每天走村入户跟大家宣传禁烧秸秆。作为贾汪区耿集办事处乡贤协会会长,他还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发动起来,“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
让乡贤自愿参与乡村治理,是贾汪探索乡村自治的新模式。从2014年在耿集建立第一个乡贤工作室以来,目前贾汪已在12个镇(街道、工业园区)、126个村(居)实现乡贤工作室覆盖,并在3个基层法庭挂牌,开启乡贤文化与法治建设的结合之路。如今,全区956名乡贤不仅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成为社情民意的联络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文明监督的巡防员,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万余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1300余条。
“贾汪既是山区和农区,也是矿区和边界地区,如今变成景区,面临新的挑战。”在贾汪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贯渠看来,乡村治理顺应全区转型发展的需要,符合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新时代新要求下必须破解的新课题。
围绕乡村治理,贾汪打出组合拳,提出“一网、三会、五项工程”,即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建乡贤协会、大佬执理事会、平安志愿者协会;实施“平安守护工程”“雪亮工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以及“法治香包香万家工程”。贾汪区委书记曹志说,贾汪以能人促自治,以制度促法治,以文化促德治,建立健全“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全区走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在煤矿区实现了由“黑乌鸦”向“金凤凰”的转变。
在小吴村新建的法治文化广场,反对邪教和赌博的宣传语贴满了长廊。“我们要学法、守法,可不能有点钱就乱来。”村民徐广云每天晚上带着孙子来跳舞,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法治教育。在广场旁的文化礼堂内,村规民约写上墙,包括赡养老人、抓好子女教育等10项内容,特别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规定“红白事”都不得超过20桌。
“村里原来开矿,经济上可以,不过矛盾不少,村民经常3句话不出就打起来。”小吴村村支书李季说,他们和全区“一盘棋”,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改变乡村面貌。全村以居民小组为服务半径,划分9大片区,并纳入综治、信访、公安、民政、人社等要素,实现“一网掌控,系统调控,动态管控,联动联控”。
依托这张“网”,全区还设立三级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构建起贾汪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库”和数字地理信息平台,让网格成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司令部”、加强平安建设的“集团军”、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
“我们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儿媳,每月1日升旗,每周举行舞会,每天都有文艺表演,引导大家形成良好风尚。”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告诉记者,在自治和法治基础上,通过坚持文化引领,让乡村有了精气神,营造出向善向美的氛围,不少矛盾在无形中得以化解,近十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一批创新治理之举在贾汪遍地开花。实施信访履职“审计”,推动信访责任落地,倒逼依法行政;法院家事审判成为善断百姓事的“家务清官”,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试点示范单位;法治香包香飘万家,法治文艺宣传队成为普法“轻骑兵”;建立法治宣教中心,打造法治大课堂……贾汪区司法局矫正科科长耿成说,通过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公益劳动场所,帮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改变的不仅是风景。一个治理有效、文明和谐、幸福平安的新贾汪正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的贾汪,12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全区有近一半的村成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连续两年成为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法治满意度测评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去年,贾汪被提名推荐为全国法治创建示范区候选单位。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