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时间:2018-06-1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金融时报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一次“以人为本”的乡村变革,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5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给出了明确方向。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表明农民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主要参与者及受益者,乡村振兴的前提就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划》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实施时间表的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具体落实和细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会议提出“一个优先,两个落到实处”,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这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重要原则。其中,尤其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地位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的最高“优先级”。

  如何做到上述要求,是摆在各地区各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就要把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摆在优先位置,而不是以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为考核目标,更不可为了拉动经济发展,侵占农民的利益。

  会议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这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确定了组织机制保障。

  做规划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和不同阶段的目标,这里的关键词是“城乡融合”。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打破的壁垒不少,涉及到诸如土地资源的价值重置问题,也涉及到农业及从事农业人群的价值提升问题。“城乡融合”有别于“城乡统筹”,“城乡融合”重在符合规律的内生性发展过程,“城乡统筹”则更强调外力因素。因此,这也突出了乡村振兴必须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融合的目标是能够共生,而不是表面的结合。

  会议特别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实施思路,即要针对不同类型地区采取不同办法,做到顺应村情民意,既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又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目标任务要符合实际,保障措施要可行、有力。这里的核心要点是“顺应村情民意”,也就是说,要从主体自觉、自愿的角度,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提供交易环境。农民本身是重要主体之一,乡村振兴和每一个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要拉动其主观能动性,创造并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各方的倾情投入,让每个主体都能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城镇化程度差异较大,这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性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这是在保证乡村振兴优先地位不变前提下的“差异化”策略。

  与城市发展的模式不同,农业农村的发展更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时间表规划到2050年,这并不是一个短期战略,因此,在各地区各部门做规划时,也不可急于求成,不可设置不现实的目标。对此,会议提出,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稳步推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里再次强调了农民的主体角色。

  基于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理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注意什么呢?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处于重要的规划阶段,金融的保障规划必然位列其中。首先,金融的规划不是简单涉农贷款、小微贷款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多维的金融保障机制设计方案,这是一个多种金融手段综合运用的体系;其次,围绕农民收益提升的目标,金融的服务应该与农民生产、生活等多角度结合,既注重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的金融需求,更要从农业产业本身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的环节入手,提供适合现代化农业以及新型乡村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再次,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体化需求,借助金融手段打破城乡壁垒,让资金在城乡之间良性融通;最后,既要继续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又要借助金融的引导作用,为县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规划》更加强调农民主体的重要性,而且把政府、社会、市场不同主体的协同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基础性机制,说明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一个科学长远的考虑,并不是想把乡村振兴搞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也绝对不是做做表面文章,搞一些形式主义,而是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且鼓励进行差异化创新发展。金融作为市场化主体,更要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打破传统的经营思路,尤其不能完全以短期利益为导向,要有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近期,很多省联社纷纷提出未来几年要为乡村振兴投入多少资金。在中央没有出台明确规划时,地方的金融的规划往往并不一定切合实际,因此,中央并非希望各方“急于表态”,各地应深入调查研究,务实、认真地做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此外,对乡村振兴内涵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国外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我国。因此,乡村振兴是在摸索中前行,这就更有赖于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围绕农民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