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思南:强村兴村富村 推动乡村振兴

时间:2018-05-1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网

  “十九大精神传天下,三农政策人人夸。同志们,听我言,土地延包三十年,要苦干,要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消贫困,顺民意,大家齐心走富裕。党员干部驻进村,帮扶村民得人心;‘五村’模式就是好,乡村振兴农民笑……”近日,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红石梁村文艺宣传队在村委会文体活动中心操场上表演快板节目《宣传党的十九大》,赢来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这掌声来自红石梁村群众对党的惠民政策的衷心拥护,也是各族群众对村党支部以“美丽乡村”行动为抓手,创新实施“五村”发展模式(即:党建强村,产业兴村,‘三治’<自治、法治、德治>治村,文旅富村,生态美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的认同。

  “现在,喝水不用人工挑,煮饭不用柴火烧,雨天走路不脏鞋,农民办事不用跑。村里人不愁吃穿了,村里更是越来越美了。这当然离不开党员干部们的辛勤付出!”在谈及村干部的表现时,村民袁子顺高兴地说。

  据悉,2017年红石梁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00元。村党支部被市委、思南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书记袁子玖告诉笔者,通过整合村里党员干部、春晖人才、退休人员等各方面资源,成立了村党群服务办、生态产业办、“三治”治村办、文旅发展办、乡村建设办,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兼任村“五大”办公室主任,有效解决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村干部疲于应付上级有关部门事项的尴尬局面。

  落实村党员干部为民办事“代办制”,只要不是需要村民本人直接到街道办事处办理的事项,如建房、助学、户口登记、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产业发展等事项,由村干部为村民办理。

  该村落实党员干部带动、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引进外企带动的“四轮带动”方式,推进该村生态产业发展。成立了思南宏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村党支部+村企+能人+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村民土地750亩发展蜜柚产业。流转荒山600亩规划种植青花椒,投产后收入可达540万元。

  据统计,全村贫困户35户、贫困人口117人全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贫困户除了参与土地入股分红外,还可以就地务工,年收入可达2万余元。柚子、青花椒等产业投产后,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可达27万元。

  近年来,红石梁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村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呈现了乡村文明和谐新气象。2016年被贵州省司法厅、民政厅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们村里的大事村民说了算,村里的账务全部向农民公开,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都把村委会看成是自己的家。”在谈及村务公开时,村监督委员会主任袁安国高兴地说。

  村里涉及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都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干部每年向村民代表大会述职述德述廉,由村民代表对村干部作出评议。

  依法治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以村道德法治讲堂为阵地,采取农民讲、农民听法治故事,农民谈法治感受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增强农民法治意识。

  推进以德治村,成立村“农民讲习所”,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每个季度选树典型建立“立德榜”。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五好家庭”“十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文明村民组,让村民学有榜样。成立文艺宣传队,通过自编自演小品、快板、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提升农民道德素质。

  红石梁村距离县城较近,又处在乌江河边,是城里人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农业和乌江景点,打造“醉美红石梁”。打造传统花灯文化,让游客有看的;挖掘土家竹制品、“千层粉”食品等旅游产品,让游客有带的;发展本村“农家乐”,让游客有吃的;发展水上观光产业,让游客有玩的。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文化旅游产业、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村产业“升级版”。

  笔者在村里穿行发现,道路四通八达,公路沿线、农家院落房前屋后花树争春,昔日荒山荒坡尽披绿装,青山秀水掩映下的村庄分外美丽。卫生保洁和文明习惯养成常态化。文明习惯养成、环境卫生保洁、房院四周栽花种树种草写进《村规民约》,让村寨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绿意覆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