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为解决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选人难”问题,鄱阳县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异地交流任职、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等做法,因村施策,选优配强了4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村施策,针对选派。该县找准后进村问题所在,按照“因村施策、针对选派”的原则推行异地交流任职方法。通过按照“地域相近、优势互补、以富带穷”的思路,由“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穷村”党组织书记,构建村级党建联合体“抱团”发展。通过公选任职“治弱村”的办法,对工作任务重、村“两委”班子弱或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后进村,在全乡镇(街道)范围内,扩大选人视野,通过“两推三听一票决”方式,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下派任职“治乱村”的途径,对全县重点工作或项目涉及到的村,对干群关系紧张等“乱村”,注重从联系部门、乡镇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热心农村工作的后备干部和退二线干部、政法维稳干部前往任职。
该县着力从严考核管理和落实厚爱措施两个方面,让异地交流任职村党组织书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注重项目支持激励,由组织部门牵头联系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优先给予异地交流任职书记项目上的支持。乡镇(街道)参照驻村干部标准,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和落实交通伙食补贴,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通过严格日常管理,异地交流任职村党组织书记既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又由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负责日常管理。推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异地交流任职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通过实行定期目标考核管理机制,采取一季度一督查、一年一考核,全面落实“双诺双述双评”机制。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