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包”和食用油送到村民家中。
11月16日,10名爱心人士走进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贫困村和岔村,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等扶贫帮扶干部,向这个山庄窝铺小山村的贫困户赠送了装有暖宝等实用品的“温暖包”和食用油等,在初冬时节助力脱贫攻坚、传递爱心。
带着“温暖包”走进小山村
16日上午9时,忻州市杜娟瑜伽旗舰店大厅内,一名文静的姑娘正等候着,她叫梁建华,是店内的瑜伽教练,也是即将参加“扶贫送温暖”行动的队员之一。
提到此次活动,她笑着说:“挺好的,这是一种传递正能量的事情,是在做公益,我心里感到暖暖的。”忻州杜娟瑜伽文化传播中心创办人、本次公益行动的发起负责人杜娟爽朗地说:“企业创立7年来,一直倡导与奉行的文化和生活理念就是 用爱传递、走入心灵归位自我——遇见最美自己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将关爱送给需要救助的群体。”
9时50分,10名参与此次行动的爱心人士集结完毕,大家将暖宝、手电筒、手套等实用品装在一个个“温暖包”中,并载着食用油启程。和岔村位于陀螺山脚下,距县城约50里路程。进了村子,驻村工作队队长王俊伟、村第一书记薛俊斌等扶贫帮扶干部和村委主任郝银万,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和岔村的情况。和岔村总面积1864亩,其中耕地421.58亩,林地345亩,属丘陵山区。据驻村帮扶干部介绍,这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至2017年,和岔村全村仅有26户44人,其中贫困户18户26人,还有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2017年,乡政府确定和岔村为整体移民搬迁村。7月15日,村民与乡政府签订了搬迁协议,目前仍在陆续搬迁中。
“暖流”流淌在山村窑洞中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大家提着慰问品徒步爬坡前往留守村民郝全万家。
郝全万家土坯建造的院墙已是斑驳不堪,窑洞房前塑料布上晾晒的一片谷子和一片玉米就是全家今年的收成。领队杜娟与正在家中的郝全万聊了起来。“我今年52岁,离婚了。”郝全万在家中排行老四,父亲在十多年前去世,今年84岁的母亲随二哥生活,他由于脑梗和家庭贫困,离异后目前过着单身生活。随行的爱心人士赵小岚拿出了羽绒衣、毛衣、外套、保暖裤等衣物送给他,驻村的一位扶贫干部打趣地说:“老郝,这下阔了哇,过年的衣服也有了。”郝全万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临走时,爱心人士给郝全万送上“温暖包”和食用油,杜娟一句“预祝早日脱贫,早日娶个媳妇”,令郝全万再次憨憨地笑起来,笑声感染了大家。
26份慰问品留在了小山村
由于和岔村许多村民已分别搬迁到别处,爱心人士决定下山,走访搬迁了的和岔村贫困户。
在北合索村,见到大家的到来,搬迁户张丽花笑盈盈地从屋内走出,并与熟悉的驻村帮扶干部打着招呼。今年51岁的张丽花由于身体原因,自20多岁起就离不开药了,其婆婆周白鱼79岁,也是一名冠心病老病号,过去的日子苦不堪言。爱心人士与张丽花拉着手热情地聊了起来,张丽花说:“搬迁后,现在的日子逐渐好了,丈夫打零工,儿子在太原打工,女儿已出嫁,这样下去,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爱心在传递,温暖在延续。当日活动结束时,26份“爱心”慰问品带着“温暖”留在了小山村,而继续助力脱贫攻坚、爱心传递的路一直要走下去的信念,留在了这个爱心团队的每一个人心中。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