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片土地里,看到四川农村的未来!”9月22日,参加首届四川村长论坛的400多名代表走进成都市郫都区美丽富裕的村社,了解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田园综合体建设,难掩激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村社发展工作,创新推动新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让富民强村梦想在蜀乡沃野蓬勃生长。
新高度:高位部署+全面推动
我省农村常住人口达4000余万,行政村45922个,已建成农村社区6990个。作为我省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村社是新村建设主阵地,也是“三农”工作落脚点,更是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底部基石。推动村级发展和乡村治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历来是重点工作。
谋变,从“三农”工作综合载体着手。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理念,打造新村建设升级版;2014年2月,省委把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写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当年5月,全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现场会再动员、再部署;2016年,“四个好”成为新阶段四川脱贫攻坚和新村建设新标准……
补短,从脱贫攻坚突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11501个,每4个行政村就有1个头顶“穷帽”。补齐最短板,下足“绣花”功,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首次将脱贫攻坚纳入全省八项着力重点;2015年,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专题部署脱贫攻坚;2016年末,脱贫攻坚更是被定为“头等大事”……贫困村踏上摘帽奔康快车道。
转型,从供给侧发力。省委、省政府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为“三农”工作主线,明确“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重点,今年7月出台十大行动方案,高规格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全面跨越,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指明新方向。
激活,向改革要动力。我省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2014年在全国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省委21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17次部署农村改革工作;今年7月再次高规格推进……提速、扩面、拓深,农村改革驶入新阶段。
新路径:因村制宜+改革创新
房前菜园子,屋后林盘子,白墙青瓦依山就势,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邛崃市夹关镇周河扁新村20余户村民在灾后重建中,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不改道路渠系,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合一,处处可见乡愁记忆。
不只是邛崃,蜀乡美丽村落随处可见:丹棱县盯紧“不知火”,用产村相融实现业兴家富;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优先让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住有所居;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走出就近就地城镇化新路……2015年,我省启动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成都探索的“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已在全省推广。正是这样的不断创新总结,我省形成“小组微生”模式和与脱贫攻坚相融合的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区域性建设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新农村建设新路。
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2016年9月,省委出台省级“四好村”创建活动方案,力争到2020年,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60%以上村建成省级“四好村”。2015年,省委、省政府率先出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文件,如今,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养老等新产业在全省各地异军突起。
让数千万农民吃上集体经济发展蛋糕,让农民脱贫同时集体脱穷。今年初,我省7部门联合出台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试行意见,2月底,在温江全部部署,还择优选择50个县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快马加鞭。
我省始终坚持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崇州市桤泉镇农民杨德英将一亩四分地加入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种田,自己当起了老板。在承担国家层面部署的土地制度改革、“两权”抵押等10项改革试点同时,我省自主安排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12项试点,又启动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激活沉睡的乡村。
新突破:村美民富+良序善治
如今,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不仅住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还吸引了来自文艺、媒体等领域的100多人驻村创业生活。
许多个“明月村”在山乡悄然绽放——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13%,建成省级“四好村”1481个。
贫困村更尝到了甜头。康定市瓦泽乡营官村瞄准高原自驾游、摄影营地市场缺口,建成特色旅游新村,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近1200万元,全村人均近2万元,是贫困标准的五六倍。
2016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提前4年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3:1。不仅如此,农村贫困人口也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至2016年的272万。
乡村治理不断迈向“良治”轨道。仁寿县文宫镇石家社区凭借“勤学洁正德志”六字公约,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明社区;金川县卡拉足乡二普鲁村弘扬“孝善和美”文化以来,到党员活动中心的百姓多了,基层治理机制在村社日趋完善。
基本完成农地确权颁证,耕地流转率达35%;村级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全省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41.5亿元,经营性收入达15.6亿元;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
新突破:村美民富+良序善治
如今,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不仅住着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还吸引了来自文艺、媒体等领域的100多人驻村创业生活。
许多个“明月村”在山乡悄然绽放——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28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5.13%,建成省级“四好村”1481个。
贫困村更尝到了甜头。康定市瓦泽乡营官村瞄准高原自驾游、摄影营地市场缺口,建成特色旅游新村,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近1200万元,全村人均近2万元,是贫困标准的五六倍。
2016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提前4年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3:1。不仅如此,农村贫困人口也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至2016年的272万。
乡村治理不断迈向“良治”轨道。仁寿县文宫镇石家社区凭借“勤学洁正德志”六字公约,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明社区;金川县卡拉足乡二普鲁村弘扬“孝善和美”文化以来,到党员活动中心的百姓多了,基层治理机制在村社日趋完善。
基本完成农地确权颁证,耕地流转率达35%;村级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全省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41.5亿元,经营性收入达15.6亿元;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义务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几年砥砺探索,村落美起来、村民富起来、村社强起来。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