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广西打造一批特色名村镇 美了村镇富了乡亲

时间:2017-08-3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广西新闻网

“瑶寨藤萝坡连坡,山藤变成金砣砣。藤编工艺了不起,飞洋过海销外国。”一首质朴生动的山歌,唱出了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大定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大定村虽地处大石山区,却是“全国竹藤草芒编制工艺品之乡”,产品远销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主要得益于我区特色名镇名村建设。近5年来,八桂大地上涌现出一批特色凸显、环境优美、发展强劲的魅力镇村,成为留得住乡愁、富裕一方百姓、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者

1 特色产业编织甜蜜生活

在大定村伟业编织厂,有一个奇怪现象:厂里竟没有一个工人上班。老总莫家芬说,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拉订单、找销路、建生产基地,农户家里就是生产车间。来到村民韦小敏的家,她正在忙着编织一个花篮。她告诉记者,农活闲下来就搞编织,“一个月可以拿到约1000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大定村素有竹藤编织的传统工艺。目前,村里包括莫家芬经营的伟业编织厂在内,规模经营竹藤草芒编织的公司共有9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大定村正在规划建设编织产业园区。

“九分石头一分土”,大定村这个居住着瑶、壮、汉等7个民族共4398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的大石山区村寨,以竹藤草芒编织产业为主导,到2015年,竹藤草芒编织产业出口创汇超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

2 特色名村借旅游“生”钱

宜州市刘三姐乡马山塘屯的覃永良过去一直在城里搞小饮食生意,但收益并不好。后来跟老伴一合计,干脆借着当地的旅游春风,把生意做回村里。

覃永良所在的马山塘屯,是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建设试点。该村依托刘三姐文化、下枧河等旅游资源,打造集民俗接待、风情娱乐、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村民周应安也有一家农家餐馆,但他并不满足,带头搞起了采摘旅游业。在挂满甜瓜的大棚里,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占地约4亩的10个大棚向游客开放,按一年种两季、每公斤6元算,年收入可达9万元。”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来自南宁、柳州等地的游客一拨接一拨,带火了这个小山屯。目前该屯人均年纯收入7000多元,旅游业收入占了近1/3。

3 特色产业鼓了农民腰包

在广西,像大定村、马山塘屯一样,靠发展特色产业富起来的村镇并不罕见。桂林平乐县大塘口村的农民黎丙旺,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带来的好处。

大塘口村打造的是特色生态农业名村。大塘口村在建设特色生态农业名村过程中,按照统一规划,大力发展以月柿(俗称柿饼)等农产品为主的种植业和加工业,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规划建设2000亩现代化标准月柿示范园特色生态农业项目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村庄生猪养殖规模场等产业发展配套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实行标准化建设,建设月柿特色农产品加工园项目,运用“企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月柿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网络化销售水平。

目前,大塘口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月柿生产、加工专业村,全村月柿种植面积达265亩,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和东盟各国,人均年纯收入2万多元。

靠发展月柿产业富起来的大塘口人并没有满足,他们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把目光盯向了特色旅游业。村支书黎宗宪介绍,他们将实施观光休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文化服务设施等20个项目的建设,打造大塘口、显堆、黄心洞、枫木桥自然村的特色名村带,发展以观光、体验、休闲为主题的生态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前来参观游玩,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4 名村名镇带旺一方经济

黄姚古镇是我区打造的特色文化型名镇。该镇充分挖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民间文艺和旅游资源,传承地方和民族建筑风格,打造以历史文化体验、古镇景观观光、红色旅游为主的特色文化名镇,带火了旅游业。

与黄姚一样,广西很多村镇历史文化传统悠久、多元共存的特色文化底蕴丰富。近年来,广西相继建设昭平黄姚古镇、东兴江平镇、富川秀水村等多个特色文化型名镇名村,着力打造一批文化设施完善、文化特色显现、文化产业聚集、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村镇。

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村镇通过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区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亮点。

据悉,2011~2015年,全区创建90个广西特色名镇名村。特色工贸型名镇名村10个,特色生态(农业)型名镇名村20个,特色文化型名镇名村24个,特色旅游型名镇名村36个,其中75个已通过自治区验收并命名,有15个2017年验收。专家认为,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名村古镇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个符号、一个形象,深入人心,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