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端在线

习近平提出三个“没有改变” 湖北经济重振吃下“定心丸”

时间:2020-05-2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网

  荆楚大地,有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从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到4月8日武汉“解封”,再到5月2日湖北全省应急响应降级,经过3个月左右时间,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定得来一下”的湖北代表团为其经济发展作出哪些新部署?公共卫生防护网如何织牢织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三个“没有改变”激发湖北干部群众谱写发展新篇章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为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对湖北而言,亦应如此。

  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当前,摆在湖北面前的紧要任务,就是全力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三个“没有改变”对湖北来说意味着什么?

  “党中央的关怀激发了湖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湖北特有的优势甚至在新的环境里有了更高的‘势能’”。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初升谈到,湖北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发展迅猛的高科技产业。近年不断向高端转型升级,逐渐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疫情冲击放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经济活动开始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拓展。这种背景下,湖北的优势让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带动长江经济带东西融合发展的支点。武汉不仅要巩固提升“九省通衢”的枢纽地位,更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总之,三个“没有改变”意味着湖北具备担当发展责任的客观基础和力量,能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这些政策对湖北发展将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有三:一是为湖北在最短时间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提供有力保障。中央从就业、财政、税收、金融、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给予湖北特殊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其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二是确保湖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对于确保湖北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三是有利于充分激发湖北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央通过一揽子政策全力支持湖北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使广大湖北干部群众能够充分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和关心,这有利于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员、副教授周跃辉表示。

  湖北应如何把这些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方面,应该把应急状态的防控措施做一个全面的梳理,进而根据常态下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特点将这些措施进行创新性的转换,探索常态下新的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探索和解决疫情防控下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面临的新问题,着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产业链协同问题,重塑产业链、再造供应链,采取切实措施恢复经济主体的生机,千方百计把疫情给经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注入新的活力。”叶初升指出。

  预防为“经”法治为“纬”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赢得这次大考,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善于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善于运用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的方式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政治品格、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秘书长付克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着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也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

  如何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专家们表示,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另一方面发挥法治保障作用,预防为“经”法治为“纬”,共同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弥补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应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端、中端、后端三个环节同时发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指出,前端重在预防,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在预防阶段中,疫情监测预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端重在救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以“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为原则,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后端重在支撑和保障,支撑重点强调科技支撑,在法治保障方面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要坚持预防为主,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既讲个人卫生,也讲公共卫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构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郑敬斌表示。另外,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依法依规防控疫情,为取得抗疫成果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健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同时,使群众把法律规范内化为行动自觉。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