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从来不缺少致富的火花,而是缺少深挖特色、点石成金的发现与坚持
代表通道上火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竹水杯,另一个是红苹果。在多数人看来它们再普通不过了,但背后有一段相似而不凡的故事。
先说竹水杯,它成了贵州赤水村民脱贫攻坚的工具。“90后”代表杨昌芹介绍说,杯子外面有一个竹编套,取材于当地的慈竹,经过20多道手工加工制作而成,编织这样一件产品能收益百元。以前拿锄头的农民如今有了手艺,村里八成人住上了小洋楼,六成人开上了小汽车。老百姓都说,“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再说红苹果,它在云南昭通近80年的种植历史中撑起了一个当红产业。昭通苹果种植从最初的158株果苗到现在的40万亩、产值30亿元,带动了30万群众增收。如今,昭通种苹果、群众做电商,全国都能品尝到甜、脆、红、蜜的果品。郭大进代表举着苹果兴奋地说,“红苹果变成了金苹果”。
的确,脱贫攻坚需要搭建一个“致富媒介”,只有通过源源不断地造血,才能治穷病、拔穷根。事实上,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区位特色、资源禀赋,每个地方的致贫原因也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脱贫之路不能从一个模子里刻画出来。有特色的脱贫才能激活当地资源,也才能让致富的动力十足。就像赤水村依托竹乡资源、编织工艺,赋予普通杯子以竹文化的传统内涵,深受市场青睐;也像昭通苹果,承续数十年的种植历史,让苹果从一种果品发展成一类产业。脱贫不是简单的人财物帮扶,而在于能否挖掘出自身独特潜力,只要吸引人便能赢得市场,也能在致富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不禁想起一位人大代表讲的“电视扶贫”的故事。一档电视节目邀请一些知名企业家和演员到偏远贫困地区,选取当地优质农产品进行研发和包装,将其打造成商业化产品。例如,一个贫困县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手工面,在被推广后,“一个下午卖出了整整20吨”。可见,借助产品、产业实现脱贫,从来不缺少推介包装的手段,那些有特色的、标识性强的资源,很容易通过帮扶方式的再造而被认可。时至今日,脱贫攻坚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若想跨过一道道坎,就应该在“特”上下功夫、在“准”上做文章、在“精”上求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换句话说,脱贫致富要因地制宜、尊重规律,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摸住特点、把脉特色?记得一次在陕北采访时被当地的山核桃工艺加工吸引,就问负责人是什么缘由促使他们建立了加工厂,他说山核桃长了许多年,一直没发现其中价值,偶然一次机会受山核桃轮廓花纹启发,就有了工艺深加工的尝试。这一试不仅发现了一种工艺美,而且变废为宝,成为致富新路子,正应了那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脱贫路上从来不缺少致富的火花,而是缺少深挖特色、点石成金的发现与坚持。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公认的消除贫困最成功的国家,对世界贡献甚大。一位英国专家直言,在中国政府内部和社会的基层,往往潜藏着巨大的灵活性和创意,“因地制宜——中国给发展专家们的扶贫经验”。不全盘复制、不一刀切下、不忽视自我,这一实践出来的中国经验,在国内要求贫困地区利用自身特点启动发展的引擎;在世界范围内,启示贫穷国家,应该结合地缘与资源优势,点火前进的发动机。如此,每一点“特色”才能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亮色”。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