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没有农村基层党建的全面加强 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

时间:2016-01-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党的生机活力,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如何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不久前,《光明调查》介绍了广西采用远程教育系统破解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难题的经验和思考,本期特编发四川省委组织部调研组对四川农村基层党建问题和建议的调研报告,希望为全国基层党建提供有用信息和有益借鉴。

  今后5年是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没有农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全面小康,没有农村基层党建的全面加强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2015年6月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四川省委对此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研究贯彻措施,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对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领导分别到联系点开展综合调研,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农工委、民政厅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按照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4个多月来,调研组先后赴21个市(州)、78个县(市、区)、265个乡村,召开座谈会168个,访谈县乡村党组织书记510人、基层党员群众1370人,发放调查问卷3190份,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1.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基层党建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农村党建引领服务改革发展成效得到有力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农村基层党建取得 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农村党建引领服务改革发展成效得到有力体现。

  坚持不懈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抓基层打基础,农村基层党建政治保证作用进一步发挥。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着眼点,紧扣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据民意调查显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满意度为83.6%。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几年四川历经大灾大难,四川发展没有慢,四川精神没有垮,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功不可没。

  坚持不懈加强农村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状态进一步提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抓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解决了一大批深层次问题。基层群众普遍反映:“现在的干部作风变了、状态好了,给老百姓服务更有劲、更贴心了。”

  坚持不懈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达7.8万个,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8340个。深入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每年确定一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共选派1.7万名机关优秀干部到后进村、问题村、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省市县3年联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10.4万人,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明显增强,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

  坚持不懈加强乡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持续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各级干部走基层、下农村成为常态。在乡镇普遍推行“一办三中心”和乡镇干部包片驻村、结对帮扶等制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民意调查显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为81.57%。有的群众说:“过去办事很‘恼火’,现在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不出门就把事办了。”

  坚持不懈落实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制定出台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实施办法,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委书记党建述职,树立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省级财政新增投入15亿元,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比十八大前平均增加41.3%;近3年全省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604个,基层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力激励了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2.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基层党建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农村青壮年人口的不断流动为党的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党组织面临党员年龄、观念的老化,缺乏吸引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四川省农村基层党建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农村青壮年人口的不断流动为党的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层党组织面临党员年龄、观念的老化,缺乏吸引和使用人才的能力。基层党组织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有待全面加强。

  调研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被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现实中遇到多重挑战。农村社会“空心化”与农民工回流带来挑战。目前四川城镇化率为46.3%,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2470万,农村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80%以上的青壮年外流。从调研情况看,农村“空心化”同时带来村党组织“空心化”,有的村党员老化弱化贫困化严重,有的地方“机关干部下村、村组干部进城”,村党组织影响力、感召力弱化。同时这几年又出现了部分外出农民工返乡现象,据统计2014年全省就有150万左右农民工返乡,但一些地方没有把农民返乡作为机遇,没有把返乡农民作为人才,调研中有的村干部甚至认为这批人“不好管”“不听话”。

  农村诉求“多样化”带来挑战。随着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日渐增多、农民兼业化日趋明显、农民阶层分化日益加剧,村党组织与农民传统的利益联结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农民诉求由过去简单、单一向复杂、多元发展,因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回乡农民工失地失业等引发的民生诉求大量增加,因落实对农村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引发的民主诉求大量增多,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流转等引发的利益诉求大量涌现,农村党组织协调各类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增强党在农村的影响力、控制力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存在“三个不匹配”,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有待全面加强。

  一是与产业发展不匹配。据调研统计,目前全省农民专合组织两万多家,党组织组建率不到50%,党的组织覆盖还存在大量“空白点”。调研中基层干部反映,有的跨村、跨乡、跨县的经济联合体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明确,有的还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二是与城镇化发展不匹配。随着城镇的快速扩张和农民居住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村落迅速演变为城乡接合部、开发区、城中村、新建住宅区、农民工聚居地,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党的组织设置;一些地方在村改社区、合村并组中,党组织简单合并、运行不畅,不能适应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的需要。

  三是与基层治理需要不匹配。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总体上建制多、人口散、规模小。乡、村平均管理人口为1.53万人、0.18万人,分别比全国低55%、10%。农村主要采取以建制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农村党组织整合治理资源的组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三)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三个差距”,基层治理骨干力量有待全面加强。

  乡镇班子队伍有差距。从调研情况看,乡镇干部普遍基层经验不足、不熟悉农村工作。有的乡镇干部不安心基层工作,待不下、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乡镇党委书记反映,乡镇年轻干部是“有本事的考起走、有关系的调起走、没办法的混起走”。

  村级带头人选育有差距。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村党组织书记后继乏人甚至无人可选。有的地方在花心思、下深水寻找人才上下功夫不够,仍以“本村人当本村官”为主,很多“守摊书记”工作多年、山河依旧。

  从严管理激励有差距。在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存在思想观念不适应、能力素质不适应、作风形象不适应,加之管理考核、问责处置等机制不健全,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据统计,近3年全省从乡镇党委书记中提拔进入县级领导班子112人、仅占2.7%,平均每个县不到1人。

  (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三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全面加强。

  党员队伍结构优化难。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高、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截至2014年底,农村党员181.5万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37.9%、初中以下文化的占71.3%。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突出。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目前全省农村流动党员达26.8万名,大多是青壮年,有文化、有一技之长。从调研情况看,有的农村外出党员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成为“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有的村党组织对外出党员不管不问,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络管理制度,存在“两不管、两头松”现象。

  不合格党员处置难。有的村党组织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没有有效开展,对那些已经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没有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影响了党员队伍纯洁性。2014年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农村评定不合格党员3976名,而实际上采取组织处理措施的不到 10%。

  (五)乡村治理机制存在“三个不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有待全面加强。

  依法治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农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推动工作的多,自觉运用治理思维、主动与自治组织协商的少;习惯于大包大揽“家长式”做法的多,自觉利用村规民约、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的少;习惯于讲关系、讲人情的多,自觉遵章守规、遵纪守法的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治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村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全省建制村都成立了村务监督机构,但从制度上解决村级事务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好监督的问题还没有真正破题。问卷调查显示,38.9%的调查对象认为“村务监督不够有效”。

  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引导和整合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基层治理严重不足,在党组织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从调研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比较重视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但其他较落后的地区对此普遍重视不够、推动乏力。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路径是着力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政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路径是着力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是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四议两公开”、村务联席会、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等制度,提倡村党组织成员兼任或党员担任其他组织负责人,引导村级其他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加强对党员的思想引领,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和组织纪律。二是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大力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市县要把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灵活多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用地、信贷、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服务项目直接覆盖群众,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健全面向基层群众的工作体系。三是坚持党员干部“走基层” 常态化。全面落实市(州)委书记走遍所有乡镇、县(市、区)委书记走遍所有建制村、乡镇党委书记走遍所有村组和贫困户“三个走遍”要求;健全乡镇领导干部包村和村干部“四必到、四必访”制度;藏区全面推行“结对认亲”、联户联僧制度,贫困地区深入开展“四个一”全覆盖驻村帮扶。

  (二)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提高乡镇党委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乡镇机构设置,加大乡镇党政机构和站所的整合力度,深入推进撤乡设镇,实施扩权强镇;科学合理调整建制村规模,积极稳妥推进建制村优化整合。创新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按区域联建党组织,探索在农业园区、中心村、农村社区、农(牧)民聚居点、城乡接合部等建立党委、党总支或联合党支部,贫困地区实行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联建党组织,全面开展扶贫攻坚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交界地区推进区域党建;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公共服务组织+农户”模式;按党员流向建立党组织,农民工输出地组建驻外党组织,输入地建立服务农民工党员的机构和组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健全“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长效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农村基层党组织情况,建立健全市县机关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制度,加强组织指导和工作帮带,不转化不脱钩。

  (三)大力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治理体系。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社会组织为补充的 “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讨论、修订和遵守村规民约、院坝公约,形成依法立约、以约治村的良好格局。健全民主协商机制,推行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会和民情沟通日等制度。健全协同共治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村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健全依法治理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建立村务情况分析制度、村务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等情况的监督。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经费,可在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中列支。

  (四)大力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选优书记配强班子。实施“好书记选育计划”,选优配强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政治品行过硬、党员群众公认、能够驾驭复杂局面、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做好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有计划选派省市县机关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训机制,每年开展乡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实施优秀农民和党员“双向培养”计划,推广在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等做法,注重在致富能手、外出农民工、大学生村官、“9+3”毕业生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抓好“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实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分评星,加大党员培训力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落实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定期表彰制度,对受到表彰的优先提拔使用。把乡镇作为培养选拔干部重要平台,选拔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

  (五)加强和改进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强化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建立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分层细化各级党委书记责任内容;每年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制。提升基层基础保障水平。配齐配强县乡组织员,乡镇党委明确专职副书记分管党建工作。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从 2016年起,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在现有保障水平基础上,根据县(市、区)财政收入和财力增长情况同比例调整提高,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村干部基本报酬在不低于省定最低补助标准基础上,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工作需要适当增加调整,推行“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制度,逐步提高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标准。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和办事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