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振伟:认真贯彻实施农村集体经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不断开创经济 ...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5-06-1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千龙网

1.jpg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不能就“三农”谈“三农”,而是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带动,不仅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可为构建以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共同繁荣为特征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筑牢基础。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城乡之间要素难以实现双向流动,将制约城乡经济循环,乡村也就难以实现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向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畅通流动。城市文化产业资源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也能促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城市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下乡,更能加快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积累,系统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关键在于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道。为此,须在制度层面进一步破除要素配置障碍,推动“人、地、钱”有序流动、合理集聚。例如,北京德青源的“金鸡产业”模式就展现了资本下乡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通过“三权分置”改革,地方政府获得项目资产所有权,企业获得经营权,农民享有收益权。这种“产业留在县域、就业留在乡村、收益留给农民”的模式,畅通资本要素流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产业生态,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

  将城市文化资源有序引入乡村、与本地民俗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文化认同与内在凝聚力。当前,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文化资源下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通过文化供给侧改革撬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与乡村社会活力重塑。以贵州“村BA”为例,这一由村民自发组织的乡村篮球赛事,已逐步成长为全民参与、广受关注的文化品牌,赛事期间吸引大量城市游客与流量资源向下延伸,带动住宿、餐饮、文创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了村民的收入来源。2023年,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乡村文化赛事显著拉动旅游经济,贵州省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2%和41.2%。实践表明,文化产业的城乡融合正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不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多地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不断推进服务下沉,城乡差距正逐步收窄。在浙江安吉,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窄,其背后是“县域医共体”“城乡学校共同体”等制度创新的有力支撑。当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实现深度联动,当数字校园让山区孩子共享城市名师资源,共同富裕就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

  数字技术是推动城乡要素高效流动的重要工具,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乡村落地应用。在山东寿光,当地依托“智慧农业大脑”平台,实现了农田实时监测、智能灌溉与远程操控,推动蔬菜大棚向“绿色车间”、农业园区向“数字工厂”转型,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5%,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超过一倍,农业组织方式与生产效能实现质的跃升。与此同时,数字技术拓展了农民的就业和增收空间。在电商渠道方面,寿光与电商平台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区域电商平台,融合短视频、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推动5000余种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近年来,寿光农产品直播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可见,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度与响应力,更打通了城乡之间信息、资源与市场的流通路径,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城乡融合发展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从文化振兴中的古今对话,到产业振兴中的链条延伸;从治理创新中的数字赋能,到共同富裕中的制度突破,实践充分证明:当城市与乡村打破二元对立,当要素流动突破制度壁垒,乡村全面振兴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坚实支撑。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