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摘帽奔小康脱贫再出发

时间:2018-04-1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广安日报

  4.5米的通村公路,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改造成了漂亮的川东民居﹔村裡种下的200亩枇杷已经挂果,即将迎来收获……4月16日,前锋区大佛街道办事处曹家村党支部书记杨绍勇兴奋地对记者说,曹家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今后要在家禽养殖、发展产业方面多下功夫,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2017年10月27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前锋区与其他4个区市县在全省率先实现摘帽时,底子薄、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的曹家村仍是贫困村。

  不到半年时间,记者重返曹家村採访时,曹家村和前锋区其他28个贫困村一起甩掉了穷帽子。

  脱贫“摘帽”并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区委副书记、区长米亮语气坚定。贫困村贫困户没有完全煺出,前锋区绝不能一脱了之、一摘了之,要持之以恆、苦干实干。

  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快马加鞭的发展路上,为兑现不落下一户一人的庄严承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决战贫困再出发!

  干群齐心 致富奔康信心足

  4月17日早上7点不到,前锋区代市镇帽合村村民王清悦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去年,他家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今年,尝到甜头的他扩大了种植规模。

  “今年新培育的西瓜苗已经栽下去了,现在每天都要到地裡看看瓜苗的生长情况。”与王清悦一样忙碌的,除了村民,还有第一书记陈刚,西瓜苗的管护十分重要,这几天,他正准备邀请村上的种瓜“达人”肖安银给大家进行技术指导。

  帽合村,因条件差、产业滞后,村民曾对脱贫深感无望。这两年,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上下齐心,将西瓜做成了富民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近4000元。

  现在,村裡不仅发展起了西瓜产业,还种起了柠檬,村民们个个争相致富甩穷帽。

  在帽合村东北方向34公裡处,是身处大山深处的光辉乡高岭村。尽管基础条件相对较差,但群众脱贫的信心同样很足。

  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需靠拄拐杖行走的贫困村民郭龙成在村干部的帮扶下,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学到了好技术。

  “去年,我家仅养羊就收入4万多元。”依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的郭龙成今年还准备大干一番,“再养点鸡和猪,争取离全面小康更进一步。”

  走在前锋大地上,到处是昂扬向上的火热场景,随处感受的是贫困群众蓄势待发的力量:曹家村右眼失明的村民邹云亮,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不仅通过养羊脱贫了,还成了致富带头人﹔曾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又没有稳定收入的虎城镇双河村村民陈世平,不仅有了“正式工作”,还发展起养殖业,年收入过万……

  脱贫奔康,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摘掉穷帽的前锋区,脱贫攻坚并未止步,在扶贫一线,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职工与贫困群众携手并肩,脱贫奔康麓战正酣。

  找准路子产业发展山乡旺

  在前锋区的採访中,记者发现,村民们的幸福感更多了,获得感更强了。

  观阁镇大坝村贫困村民袁忠斌,当初因既要供孩子上学,又要供养年迈的双亲,日子过得紧巴巴。自村上发展起花椒产业,他不仅以自家的土地入股,还成了花椒基地裡的产业工人。

  今年,让他更高兴的是,村裡的花椒已挂果,他将和村上其余54户贫困户一样,从入股土地的花椒收益中获得30%的利润。

  大坝村的花椒产业,托起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而小井乡莲花村,一片片绿油油的枳壳,早已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该村8组村民曾宗元望着长势正好的枳壳欣喜不已,“我们家种了10亩枳壳,去年有两亩多挂果,收入过万。今年,随着枳壳大面积挂果,收入将实现翻番。”

  不光是曾宗元一家从枳壳种植中获得收益,去年,莲花村光枳壳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1500元,村集体人均收入超过400元,远远高于省定人均6元的标准。

  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

  “政府搭台,产业带动,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动起来,用双手创造财富,保証彻底脱贫。”前锋区扶贫移民局局长杨东南给出答案。

  随后,立足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结合贫困村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在前锋区布局开来,小井乡的枳壳,桂兴镇、龙滩镇、光辉乡的高山茶叶,观塘镇、虎城镇、观阁镇的青花椒,代市镇、观塘镇的红芯柚等特色产业迅速兴起。

  产业的发展,绿了前锋山头,鼓了群众腰包:2017年,前锋区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700元。

  然而,如何让群众在产业中分得的“蛋糕”更大?前锋区又将目光瞄准集体经济。“隻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贫困村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杨东南说,前锋区摘帽后深入总结、聚焦聚力,瞄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难题,创新实施“产业带动、产品加工、劳务输出、村企合作”四大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目前,全区94个贫困村全部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依托建成的产业基地、脱贫致富产业园,推动38个塬来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4万元。

  建立机制 脱贫奔康步伐稳

  4月17日上午,观塘镇白鹤村,风貌塑造后的房屋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记者跟随该村村支部书记陈武全到村民曹秋花家走访。

  “现在帮扶政策好哦!”曹秋花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塬本在外地打工,后因自己患了尿毒症,便决定回乡治疗,由于医疗费用开销大,生活十分艰难。村干部了解了她家的情况后及时进行预警,并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现在,享受了低保、城乡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救助措施的曹秋花说,自己看病再也不愁了。

  在陈武全手裡,记者看到一本特殊的台账,其中一页详细地记录了曹秋花的情况。

  “住房、教育等都没问题,就是医疗这一项未达标。”陈武全说,其实,这本台账就是一部“预警器”。每月,村裡都有专人走访,对返贫风险户和临界贫困户的出行、住房、医疗、教育等7项内容进行比对,一旦发现有未达标项,及时预警。

  “脱贫攻坚不能隻盯着未脱贫的群众,对于已经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群众,或因疾病等塬因可能致贫的非贫困户,同样需要重视。”前锋区扶贫移民局副局长苏明仁说,去年5月,该区创新实施了“十看五帮叁机制”,对脱贫户和处于临界点的非贫困户进行重点监测,及时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代市镇会龙村村民贺德发是2014年脱贫户,去年初,老贺的儿子患冠心病,存在返贫风险。村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预警”,并开出防止返贫“药方”,及时化解了老贺一家的返贫风险。

  目前,前锋区“十看五帮叁机制”已全面渗透到了产业发展、住房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脱贫政策落实等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前锋区已为131户返贫风险户、57户临界贫困户量身定做帮扶方案,区政府设立了300万元“十看五帮叁机制”专项储备资金,今年以来共实施帮扶项目147个,确保了群众脱贫不返贫。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