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麦浪翻滚,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野上轰鸣而过,农民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绘就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
“三夏”生产,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为打好这场硬仗,各地抢抓农时,全力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机收进度显示,截至6月18日,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这标志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科技赋能让“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迈进。在山东省滨州市焦桥镇的无人农场示范基地里,卫星技术让农机实现了全过程的无人化精准作业;在河南省中原农谷的高标准农田,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更强耐旱、抗倒伏特性的小麦新品种长势良好;在江苏省,一批智能化农机和物联网系统在2025年夏收中大展身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农机产业链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广袤田野上,越来越先进的农机正被广泛应用,让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
“新农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打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走进田间地头。在“三夏”生产中,“新农人”熟练操作着智能农机等高科技设备,让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组织农机合作社,合理调配农机农具,帮助农户抢收抢种;对接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拓宽销售渠道……“新农人”让传统农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三夏”生产的广阔舞台上,“新农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篇章,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三夏”生产,政策保障是基石。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惠民政策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中央财政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有进有出”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持续实施,提升生产效率;各地政府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储粮、有车运粮”……从财政扶持到精准调度,从抗旱抢收到市场托底,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协同发力,既确保了夏粮丰产丰收,也为全年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夏粮丰则全年稳。风吹麦浪,涌动着的是丰收的希望,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劲脉动。只有全力打好“三夏”生产攻坚战,确保粮食稳产增收,才能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