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宁波慈溪:“三无”村庄的新风貌

时间:2018-06-1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央广网

  宁波慈溪市崇寿镇傅家路村有一幢两层建筑,如果不是二楼外墙上写着“文化礼堂”四个大字,还真以为这是一家小型博物馆。

  礼堂内设有乡风文明馆、三北学堂、民族文化馆及民俗生活馆。这里的展品也很有意思,有早年江南农人用的蓑衣、斗笠,有茶壶炊具,婴儿摇车,有民族服饰;亦有村庄历史沿革、村规民约。这里所有的展品都是村民自愿捐献的老物件,虽然不见得值钱,但足见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旧时生活的追忆。件件器物上都回荡着乡音,都写着乡愁,这里让村民们“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村民们说,自从有了这个文化礼堂和相关配套设施,村里打麻将混日子的人少了,健身、唱曲、练书法、争当好媳妇、争做好邻居的“文化人”“文明人”多了。文化礼堂的建设者自然是全体村民,但有一个重要的牵头人是60岁的村党委书记陈沸沸。

  十几年前,傅家路村是出了名的“无资金、无资源、无特色”的市级贫困村,2006年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村党委书记的陈沸沸因此自称“三无”书记。住着别人的房子,过着举债的日子,顶着贫困村的帽子,陈沸沸一上任就意识到这个书记不好当。

  “当时镇党委找我时,说实话我是不太同意的,基层工作太繁琐,不好干。”陈沸沸说,后来还有不少村民也找他,他才同意只干三年,然后走人。

  其实老陈当年还是小陈的时候就当过傅家路村的书记,而且时间不短,从1985年干到1996年。只不过那时的傅加路村还是只有1300多人的小村。2000年前后,原傅家路村和周边的四个村合并成新的傅加路村,一下就成了拥有5400本地人口和4700多外来人口的万人“大村”。

  2006年,陈沸沸辞去崇寿镇水站站长的职务,来到傅家路村上任。“办公的桌子、椅子都是从镇上拿过来的,办公房也是向村民租的。”老陈当时的想法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当时村集体只有10万块钱,他决定再向镇里借5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虽然顺利拿到了钱,但到底怎么花还是要开会征求村民意见。遇到不同的声音,老陈就跟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

  

  陈沸沸接受记者采访

  后来,靠着刚到村时镇里的50万元借款,通过农贸市场出租、标准厂房出租发展物业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断增加。到了2009年,老陈跟组织约定的3年任期到了。

  “我觉得我的事还没干完,组织也希望我继续干。”老陈说,当年傅家路村并没有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他决定继续干下去。那时候,陈沸沸已经有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利用政策要资金,利用项目改面貌,利用创建求发展。

  “每年省市下发的 ‘一号文件’我都会研究它、熟悉它。”老陈说,在政策上一定要下功夫研究,利用政策要资金,利用政策要项目。凭着这股劲,老陈硬是在2010年把傅家路“贫困村”的帽子彻底甩掉了。到了2013年,傅家路村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乡村,现在的傅家路村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

  几位在文化礼堂二楼活动室打柔力球的村民说,村里不少做小五金生意的家庭,人均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现在傅家路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也超过了200万元。

  

  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要“富裕”。2013年,浙江省率先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陈沸沸抓住时机,第一时间做通村民的工作,当年9月就把文化礼堂建起来了。在礼堂筹建过程中,陈沸沸切身感受到村民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有120户人家自愿捐了300多件器具,我心里很感动。说明我们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精神上的也好,健康上的也好,需要文化礼堂这个阵地。”谈起几年前的事,陈沸沸仍难掩感动。他说,礼堂开放的前一天傍晚,一位80多岁的老人,把一把茶壶送到他的手上。“这个茶壶其实不是很好,已经破了。但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亲自送过来,我很感动,这个茶壶一直到现在都放在一楼的展览区。”

  

  村里的4700多外来务工人员中,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壮族、侗族、彝族等18个少数民族580多人。“作为本地人,一定要包容。文化礼堂要体现文化的融合,在这里不但要看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印记,还要看到民族融合的印记,让在这里打工的外乡人同样能找到归属感。”在礼堂二楼的民族文化馆,陈列的18套少数民族服饰和各类民族器物,代表了老陈的“初心”。他说他一直记得,苗族小伙吴通文特意回到贵州老家取来他们的民族服饰送到礼堂。这些事最终坚定了老陈要办好文化礼堂的决心。

  为了增加人气,让这个文化阵地真正发挥作用,陈沸沸想方设法增加文化活动场地和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了一个占地20余亩的文化公园和包括亲水平台在内的占地10亩的农民广场,辟有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健身路径、休闲公园等场所。从此,草根文化在这里发芽,文明乡风在这里铺陈。

  崇寿镇文化干部马国能说,无论是农民广场牌楼上老陈精心设计的对联“蓝图汇四方五千村民着彩笔,幸福聚六合三百红日耀家园”,还是文化礼堂内他用心编写的“村至上,民为大,公在先,家是根……”的228字《村规民约》,都是陈沸沸书记将孝道文化、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的基层治理理念。

  

  “书记有公心,班子无私心,党员无派心,全村一条心。”这句话老陈说了不知多少次,他说给老百姓办事,必须具备这“四心”。有利于大多数群众的事要办,有利于公益的事要办,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事要办,“这样就基本能做一个合格的村支部书记了”。老陈说。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